2025青岛·谭盾音藥周|一场罕见的东西方弹拨乐盛宴,疗愈心灵

栏目:乐团新闻 发布时间:2025-06-20

6月19日晚,2025青岛·谭盾音藥周的第三场音乐会“自然古典·弹拨世界”在青岛市人民会堂落下帷幕。

四位从青岛走向国际的弹拨乐演奏家与谭盾执棒的青岛交响乐团,在青岛汇聚了弹拨家族的代表乐器,由古到今、自东向西,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罕见的弹拨乐盛宴。

人的心是什么长的?你、我、Ta的断论都不一样,但弹拨乐是最能够触碰人心和灵魂的一种乐器。音药周始终推荐音乐是最能疗愈心灵、修行人性的樂藥,吉他(王右)、鲁特琴(张洛菩)、竖琴(苏怡)、琵琶(韩妍)…… 古今中外的谭拔乐与交响,大自然与心灵,我们和青岛交响乐团一起,分享了拨动人心的那一刻。青岛的音药之友,你们喜欢吗?

当谭盾的手势轻扬,斯美塔那笔下《沃尔塔瓦河》便在空气中悄然苏醒,化作音符的银链,蜿蜒流淌,为整场音乐会注入了第一缕清澈而磅礴的浪漫气息。生长于浏阳河畔的谭盾曾说:“我对水是情有独钟的,青岛水多,水多的地方情就深,音乐灵感就浓。”

沃尔塔瓦河与维谢赫拉德山交相辉映,是捷克的母亲河,也是捷克人民心中神圣而庄严的象征。这首交响诗分为八个主题段落,分别为:沃尔塔瓦河主题、林中狩猎、乡村婚礼、月亮与水仙的舞蹈、沃尔塔瓦河主题再现、圣约翰湍滩、沃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以及流经维谢赫拉德。聆听青交演绎的《沃尔塔瓦河》,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既感受到河流的壮美风光,也领略了两岸的民俗画卷。

谭盾创作的《三琶》(三种琵琶与乐队协奏曲)为单乐章作品,灵感源自李白《月下独酌》的诗境。作曲家通过现代四弦琵琶、敦煌反弹琵琶与唐代五弦琵琶三种乐器,构建时空对话——每件乐器均折射出独特的敦煌音乐幻境。上海音乐学院教师、琵琶演奏家韩妍演绎时,她将肢体表现与演奏技艺相融合,引领观众回溯唐朝琵琶艺术的繁盛风貌。

王右是国际知名的青年古典吉他演奏家,同时也是十多个国际古典吉他比赛大奖的获得者,曾任美国伊利诺伊州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表演艺术学院古典吉他教授,现任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国际音乐学校、中国海洋大学古典吉他专业、青岛大学古典吉他专业副教授。在演绎华金·罗德里戈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一乐章)时,王右以细腻的技法融入了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民谣与舞蹈元素,既传递出特有的忧郁气质,又通过优美的旋律展现了浪漫主义色彩的奔放活力。

弹拨乐器的诞生体现了人类早期对音乐的探索。作为欧洲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盛行的乐器,鲁特琴广为流传。首位在欧洲取得鲁特琴专业硕士学位的华人演奏家张洛菩,活跃于欧美乐坛。此次他携文艺复兴鲁特琴,为国内观众带来维瓦尔第《D大调鲁特琴协奏曲》,这很可能是该曲在国内首次以本真乐器呈现。张洛菩与柏林古乐团、柏林爱乐巴洛克独奏家乐团、鲁特集团、柏林声乐学院及爱尔兰歌剧公司等欧洲知名古乐团体长期合作。他指尖流淌的旋律既有唯美之感,又显纯净,仿佛亚平宁半岛普照的阳光,满是暖意与愉悦。

被央视评为“中国十大青年竖琴演奏家”的苏怡,曾求学于中央音乐学院及新西兰,历任惠灵顿交响乐团首席竖琴、新西兰国家交响乐团任第二竖琴、丹尼丁交响乐团首席竖琴、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竖琴等。她与谭盾执棒的青交合作演绎了克劳德·德彪西的《月光》(竖琴与乐队版)。乐队与竖琴以清淡的笔触、素雅的音调,勾勒出万籁俱寂、月华如洗的音乐画卷。现场灯光如珍珠贝般莹然闪烁,恍若从浅海仰望皎皎月光。

音乐会的最后,由谭盾执棒青岛交响乐团演绎拉威尔《波莱罗舞曲》,将现场氛围推向巅峰。谭盾选择此曲作为终场,源于作品对西班牙风土与自然精神的深刻诠释。全曲以固定节奏与双主题循环为基础,通过九次反复叠加的配器变化实现动态演进——旋律结构虽未改变,但音色层次与力度渐强形成强烈的戏剧张力。听众在重复中体验音效的精密蜕变,最终于磅礴的音响洪流中沸腾共舞,完美呼应了拉威尔“管弦乐渐强实验”的艺术意图。